Responsive image
试剂知识
大豆苷详细介绍以及产品实验步骤


其他

大豆苷

豆苷也称大豆苷,是大豆黄素(Daidzein)的β-葡萄糖苷,是大豆异黄酮的主要存在形式。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种特殊生物活性成分,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癌细胞培养实验均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功能,包括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及一些肝癌、胃癌细胞系的生长和增殖,对抗胆固醇。保护心血管、预防动脉栓塞,预防骨质疏松,提高畜禽生产机能,调节女性经期不适。大豆苷提取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的种皮黄色的种子。常见的分离及纯化方法有: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法、酸解法、酶解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等。

以上信息由盖德化工网编辑整理。

分离及纯化

大豆苷的分离和纯化包括两个步骤:首先制备大豆异黄酮的粗提物;再进行大豆异黄酮的分离和大豆苷的纯化。

用来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实验原料应预先经过脱脂处理,如大豆粉、豆粕等,粒径最好在 0.5~0.8mm,最大不超过 1mm。粒径过大,传质面积太小,不利于加强提取过程的传质;粒径过小,粉末度过高,虽然传质面积很大,但是原料对溶质的吸附作用也会增强,此外还会给后续分离操作带来困难。

大豆异黄酮粗提物制备

最常用的从大豆或大豆相关产品中提取异黄酮的方法微有机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所采用的溶剂有甲醇、乙醇、甲醇水溶液、乙醇水溶液、丙酮和弱碱性水溶液。溶剂提取物中除含有大豆异黄酮外还含油脂、蛋白质、纤维素、多肽、多糖等杂质。

①甲醇提取法

徐德平等将2.5kg大豆胚芽放入10L的玻璃瓶中,加入甲醇至满,不定期搅拌,浸提72小时后将甲醇滤出,回收甲醇。向玻璃瓶中继续补充新甲醇至满,不时搅拌,浸提72小时,滤出甲醇,重复3次,合并甲醇提取液,旋转蒸发,得到异黄酮粗提物。

②乙醇提取法

在充分考虑溶剂提取后续操作的难易程度、操作成本以及溶剂的毒性等因素,在溶剂提取法中最常用的是乙醇水溶液。从经济性和工艺优化角度考虑,需要经过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温度、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异黄酮收率的影响,最终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一般为40~80%,料液比为(8~16):1(体积ml/重量g),提取温度 40~90℃,提取时间为 1~10h,提取次数为1~3次,可以将原料中90%以上的大豆异黄酮提取出来。

③丙酮提取法

丙酮对异黄酮有良好的溶解选择性,可使乙醇提取物中大部分杂质在不被溶解的情况下而除去,异黄酮则部分或全部溶解于丙酮中,而且实验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来提纯异黄酮。王晓玲等采用丙酮加酸的条件下能使粗提物中异黄酮含量提高到 25.6%,因此丙酮可以用于异黄酮的精制过程。

大豆异黄酮的分离和大豆苷的纯化

江和源等人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分离大豆异黄酮中的大豆苷。采用半制备型高速逆流色谱仪进行分离制备。首先将乙酸乙酸、醋酸、水(体积比为5:1:10)置于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后静置分层,待平衡一段时间后,将上相和下相分开,取上相作为固定相,下相作为流动相。称取300mg 大豆异黄酮粗提物溶解于20ml 流动相中,待用。

进样前,先用泵将固定相(上相)以10ml/min的流速注入色谱分离柱,然后将柱的首端与六通进样阀相接,调节主机转速为800r/min,再以1.5ml/min 的流速泵入流动相( 下相) ;待整个系统建立动态平衡后,由六通进样阀进样(20ml) ;然后根据紫外检测图谱,接收目标成分,检测波长为254nm。收集到的各部分样品溶液,用旋转蒸发仪蒸干有机相,水相用F T S 冷冻干燥仪干燥。所得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纯度。

由色谱图可知,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大豆苷和染料木苷,所得两成分的纯度均很高,大豆苷纯度达到98.2%。 另外,也可通过对大豆苷粗品重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郭艳艳等人对得到的大豆苷粗品,选用甲醇-乙酸系统重结晶对粗品进行进一步纯化。当甲醇:乙酸为10:1 时结晶效果最佳,此时的结晶为无色长针状结晶,HPLC测定结晶纯度达86.4 %, 且收率为78.6 %。用其对粗品大批量反复重结晶,得到终产品纯度为96.4%。

化学性质

来源于大豆。


大豆苷(daidzin)是一种大豆异黄酮,主要存在于大豆和其他豆类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以下是一些大豆苷的实验步骤:

提取大豆苷:可以使用乙醇或甲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大豆苷。将大豆粉末和溶剂混合,在高温下反应,然后将混合物过滤和蒸馏。蒸馏后的提取物可以进一步分离和纯化。

确定大豆苷的结构: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或气相色谱仪(GC)对提取物进行分离和鉴定。还可以使用质谱仪(MS)对大豆苷的分子结构进行鉴定。

测定大豆苷的生物活性:可以使用细胞培养试验或动物实验评估大豆苷的生物活性。例如,可以使用MTT实验评估大豆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豆苷对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或者使用小鼠模型评估大豆苷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等。

确定大豆苷的毒性:在进行生物活性测定之前,应该先评估大豆苷的毒性。可以使用细胞毒性试验或动物毒性试验评估大豆苷的毒性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大豆苷的实验步骤和具体方法因实验目的和条件而异。在进行实验前应该先了解大豆苷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学功能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的信息,并在实验中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


其他

1. 性状:苍黄色棱柱结晶或类白色结构性粉未


2. 密度(g/mL,25/4℃):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


4. 熔点(ºC):234 -236°C


5. 沸点(ºC,常压):


6. 沸点(ºC,5.2kPa):


7. 折射率:


8. 闪点(ºC):


9. 比旋光度(ºC= 0.1g /100ml,二甲基亚砜):-24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


11. 蒸气压(kPa,25ºC):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


13. 燃烧热(KJ/mol):


14. 临界温度(ºC):


15. 临界压力(KPa):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7. 爆炸上限(%,V/V):


18. 爆炸下限(%,V/V):


19. 溶解性:

服务热线

13911702513
18601927057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