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二硝基苯,标准溶液,1000μg/ml,溶剂:甲醇
产品编号:西域质检-TM19940| CAS NO:99-65-0| 分子式:C6H4N2O4| 分子量:168.107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1,3-二硝基苯
本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测量仪器校准,分析方法评价和质量控制,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和农业等领域相应成分含量测定与残留检测,也可用于量值溯源或作为标准储备溶液,通过逐级稀释配制成各种工作用标准溶液等。
本标准物质以纯度经准确定值的1,3-二硝基苯纯品为原料,以HPLC级甲醇为溶剂,采用重量-容量法准确配制而成。
1,3-二硝基苯,英文名称: 1,3-Dinitrobenzene,CAS No. :99-65-0
本标准物质以配制值作为标准值,采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对本批次标准物质和质量控制对照样品进行比对,核验配制值。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制备方法,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保证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性。
编号 | 名称 | 标准值(μg/mL) |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k=2) |
GBW(E)082833 | 甲醇中1,3-二硝基苯溶液标准物质 | 1000 | 2 |
标准值的不确定度综合考虑了原料纯度定值结果,制备过程,量值核验以及均匀性,稳定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依据JJF1343-2022《标准物质的定值及均匀性、稳定性评估》,采用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FID)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对本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采用相同测量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样品稳定性良好。
本标准物质自定值日期起,有效期12个月, 研制单位将继续跟踪监测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有效期内如发现量值变化,将及时通知用户。
1、包装:本标准物质采用硼硅酸盐玻璃安瓿瓶包装,约2mL/支,移取或稀释时请以移液管量取为准。
2、贮存:运输时应避免挤压,碰撞;冷藏(2~8)℃,置于阴凉处贮存。
3、使用:启封前于室温(20±3)℃平衡,并充分摇匀。安瓿瓶一经打开,应立即使用,不可再次熔封后作为标准物质使用。
相关文档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下载MSDS质检证书(COA)
相关产品
符号 |
![]() ![]() ![]() GHS06, GHS08, GHS09 |
---|---|
信号词 | Danger |
危害声明 | H300 + H310 + H330-H373-H410 |
警示性声明 | P260-P264-P273-P280-P284-P301 + P310 |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Faceshields;full-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US);Gloves;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type P3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
危害码 (欧洲) | T+:Verytoxic;N: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 |
风险声明 (欧洲) | R26/27/28;R33;R50/53 |
安全声明 (欧洲) | S28-S36/37-S45-S60-S61-S28A-S27-S16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UN 3443 6.1/PG 2 |
WGK德国 | 3 |
RTECS号 | CZ7350000 |
包装等级 | II |
危险类别 | 6.1 |
海关编码 | 2904209090 |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易经皮肤吸收。 急性中毒:有头痛、头晕、乏力、皮肤粘膜紫绀、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甚至心律紊乱、昏迷、抽搐、呼吸麻痹。有时中毒后出现溶血性贫血、黄疸、中毒性肝炎。 慢性中毒:可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慢性溶血时,可出现贫血、黄疸;还可引起中毒性肝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83mg/kg(大鼠经口);10mg/kg(狗静脉);人经皮4mg/kg×12日(间断)最小中毒剂量(血液影响)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300ng/皿。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μg/皿。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24mg/kg(16周,雄性),影响睾丸、附睾和输精管。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3600μg/kg(交配前16周),对卵巢、输卵管有影响。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易燃。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震动或撞击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 匹配竞争对手的价格 ![]() 效率为先 ![]() 专业经验 贴心服务 ![]() 50000+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