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多聚赖氨酸, 分子量:3-7万,Poly-L-Lysine

产品编号:西域试剂-WR339949| CAS NO:25988-63-0| 分子式:(C6H14N2O2)n.nBrH| 分子量:227.09900

Poly-L-lysine (多聚-L-赖氨酸)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氨基酸聚合物,能够结合于DNA,红细胞膜或任何带负电荷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粘附因子,可促进细胞吸附到固相基质上。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货号 包装 价格 库存与货期 购买量 操作
西域试剂-WR339949
624.00 杭州 北京(现货)
西域试剂-WR339949
1721.00 杭州 北京(现货)
西域试剂-WR339949
6497.00 杭州 北京(现货)

增值税发票√顺丰快递√订货电话:18601927057

产品名称L-多聚赖氨酸, 分子量:3-7万
英文名称Poly-L-Lysine
CAS编号25988-63-0
产品描述Poly-L-lysine (多聚-L-赖氨酸)是一种带正电荷的氨基酸聚合物,能够结合于DNA,红细胞膜或任何带负电荷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细胞粘附因子,可促进细胞吸附到固相基质上。
产品沸点745.4ºC at 760mmHg
产品密度1.156g/cm3
产品闪点404.6ºC
精确质量226.03200
PSA89.34000
LogP1.88600
外观性状白色粉末
蒸气压1.24E-05mmHg at 25°C
溶解性Soluble in H2O
溶解性数据
In Vitro: 

DMSO : 100 mg/mL (Need ultrasonic)

In Vivo:

请根据您的实验动物和给药方式选择适当的溶解方案。以下溶解方案都请先按照 In Vitro 方式配制澄清的储备液,再依次添加助溶剂: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澄清的储备液可以根据储存条件,适当保存;体内实验的工作液,建议您现用现配,当天使用; 以下溶剂前显示的百分比是指该溶剂在您配制终溶液中的体积占比;如在配制过程中出现沉淀、析出现象,可以通过加热和/或超声的方式助溶

  • 1.

    请依序添加每种溶剂: 10% DMSO    40% PEG300    5% Tween-80    45% saline

    Solubility: ≥ 2.5 mg/mL (Infinity mM); Clear solution

    此方案可获得 ≥ 2.5 mg/mL (Infinity mM,饱和度未知) 的澄清溶液。

    以 1 mL 工作液为例,取 100 μL 25.0 mg/mL 的澄清 DMSO 储备液加到 400 μL PEG300 中,混合均匀;向上述体系中加入50 μL Tween-80,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 450 μL生理盐水定容至 1 mL。

  • 2.

    请依序添加每种溶剂: 10% DMSO    90% (20% SBE-β-CD in saline)

    Solubility: ≥ 2.5 mg/mL (Infinity mM); Clear solution

    此方案可获得 ≥ 2.5 mg/mL (Infinity mM,饱和度未知) 的澄清溶液。

    以 1 mL 工作液为例,取 100 μL 25.0 mg/mL 的澄清 DMSO 储备液加到 900 μL 20% 的 SBE-β-CD 生理盐水水溶液中,混合均匀。

细胞实验

多聚赖氨酸可以用于促进细胞的贴壁生长。

原理:

多聚赖氨酸溶液是广泛应用的组织切片与玻片黏合剂,该多聚阳离子分子与组织切片上的阴离子相互作用会产生较强的黏合力。培养瓶表面的性质对于细胞培养至关重要,细胞表面的糖蛋白(阴性)易于吸附在亲水性的表面上,因而细胞培养表面如果有相当含量的阳性电荷更能促进细胞吸附,这正是运用多聚赖氨酸优化细胞培养表面的重要所在。

应用:

适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冰冻切片,细胞涂片,原位杂交等使用的玻片的防脱片处理,以防实验操作过程中组织掉片。也可用于细胞培养,增加细胞贴壁能力。

溶液配制:

用去离子水溶解,配制成母液备用。保存于-20℃。

玻片处理:

1.  灭菌水稀释聚赖氨酸溶液,一般的使用浓度为0.01%。

2. 将玻片浸在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5分钟。注意增加时间不会提高包被效果。

3. 在60℃烘箱1小时干燥,或室温18-26℃过夜干燥待用。

注意:

1. 每100mL已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包被的玻片40-90张, 超过90张片子将影响其黏合力。

2. 用之前的玻片必须保持清洁。必要时用含1% HCl的70%乙醇溶液来清洗。

3. 释过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放在2-8℃,至少在3个月内是稳定的。

4. 用过的稀释液要过滤,若出现浑浊或长菌要丢弃

5.  多聚赖氨酸浓度可以高一些,吸出来的可以重复利用至少20次。

培养瓶处理:

1. 包被培养板或者是培养瓶,一般多聚赖氨酸浓度为0.01%,

2. 准备100ml三蒸水,经高压灭菌处理。

3.  0.01%的多聚赖氨酸以50微升每平方厘米的量均匀涂于培养底物的表面,室温下静置5min,吸除多余液体。

4. 加入灭菌水,反复冲洗三次,无菌操作。

5. 处理后无菌晾干备用。

6. 回收后保持无菌的多聚赖氨酸可反复利用。

稳定性

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接触强 酸
储存条件

储存条件:    -20°C       

运输方式:    冰袋运输,根据产品的不同,可能会有相应调整。

相关文档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下载MSDS

质检证书(COA)

相关产品


个人防护装备 Eyeshields;Gloves;type N95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
危险品运输编码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WGK德国 3
1. 物质的识别
产品名: Poly-L-lysine 
CAS号: 25988-63-0
制造商/供应商: 西域试剂
网站:www.hzbp.cn   邮件:13911702513@139.com
2. 合成/成分数据
产品名: Poly-L-lysine (MW 30000~70000)
分子式: (C6H12N2O2)n.xHBr
分子量:
3. 急救措施
吸入后: 如果吸入,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后: 用大量的水冲洗,移除污染的衣服和鞋子。
眼睛接触后: 检查并取下隐形眼镜,并用大量的水冲洗;呼叫医生。
吞食后: 如果吞食,用大量纯净水漱口;呼叫医生。
4. 消防措施
适当的灭火剂: 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或泡沫。
防护设备: 穿戴自给式呼吸器和防护服,以防止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5. 泄漏应急处理
安全防范措施: 封锁泄漏区域;穿戴自给式呼吸器,防护服和厚橡胶手套。
清洁/收集措施: 使用液体粘合原料(硅藻土,通用粘合剂)吸取精细粉末;
使用酒精擦洗表面和设备除去污渍;
根据第11条处理被污染的材料。
6. 处理和储存
安全处理说明: 避免吸入和接触皮肤,眼睛及衣物;材料可能略微具有刺激性。
储存: 粉末型式       -20°C   3年;4°C   2年
溶于溶剂       -80°C   6个月;-20°C   1个月
7. 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
呼吸设备: NIOSH / MSHA认可的呼吸器。
双手保护: 耐化学腐蚀的橡胶手套。
眼睛防护: 化学安全护目镜。
8.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按照说明存储是稳定的;避免强氧化剂。
热分解/其他要避免的情况: 避免光和热。
9. 毒性资料
急性毒性: 无可用资料。
主要刺激性影响: 无可用资料。
在皮肤上: 无可用资料。
对眼睛: 无可用资料;可能具有刺激性。
10. 生态资料
一般注意事项: 无可用资料。
11. 废弃处置
按照所在国家,省份,县市和地方的法规处置。
12. 运输信息
正确的运输名称:
非危险品运输: 这种物质被视为非危险品运输。
13. 法规信息
尚未有针对此产品作出的化学安全性评估。
14. 其他信息
这种化学品仅供受过训练的,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在穿戴适当装备和授权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处理。以上信息基于我们目前的知识被认为是正确的,但只适用于作为有经验人员的指导。请咨询您自己的安全顾问,并遵守当地和国家的安全法规。在任何其他没有被警告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绝对没有危险存在。西域生物技术不承担任何使用这种化学品所造成的损害和责任。2023 西域生物技术版权所有。





  • 6. Xiaobin Feng, Ning Gan, Jing Zhou, Tianhua Li, Yuting Cao, Futao Hu, Hongwei Yu, Qianli Jiang, A novel dual-template molecularly imprint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sensor array using Ru(bpy)32+-Silica@Poly-L-lysine-Au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as label
  • 5. Xiaobin Feng, Ning Gan, Huairong Zhang, Qing Yan, Tianhua Li, Yuting Cao, Futao Hu, Hongwei Yu, Qianli Jiang, A novel strategy for multiplexed immunoassay of tumor markers based on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coupled with cyclic voltammetry using graphene-pol
  • 4. Caixia Wang, Liming Chen, Peijin Wang, Mengsi Li, Defang Liu, A novel ultrasensitiv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biosensor for glutathione detection based on poly-L-lysine as co-reactant and graphene-based poly(luminol/aniline) as nanoprobes, Biosensors and B
  • 3. Xinxin Liu, Minmin Chang, Bei He, Ling Meng, Xiaohui Wang, Runcang Sun, Junli Ren, Fangong Kong, A one-pot strategy for preparation of high-strength carboxymethyl xylan-g-poly(acrylic acid) hydrogels with shape memory property,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
  • 2. Xiaobin Feng, Ning Gan, Jing Zhou, Tianhua Li, Yuting Cao, Futao Hu, Hongwei Yu, Qianli Jiang, A novel dual-template molecularly imprinted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sensor array using Ru(bpy)32+-Silica@Poly-L-lysine-Au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as label
  • 1. 周靖 胡富陶 余红卫. 一种新型免疫传感器阵列检测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技术[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5 000(004):84-89.

服务热线

13911702513
18601927057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