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合成),(±)-Camphor,97%

产品编号:西域试剂-WR360833| CAS NO:76-22-2| MDL NO:MFCD00074738| 分子式:C10H16O| 分子量:152.23

Camphor ((±)-Camphor) 是一种外用抗感染和抗瘙痒剂,口服有驱风作用。然而,Camphor 摄入时有毒。Camphor 具有抗病毒,镇咳和抗癌活性。Camphor 是一种 TRPV3 激动剂。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货号 包装 价格 库存与货期 购买量 操作
西域试剂-WR360833
90.00 杭州 北京(现货)
西域试剂-WR360833
240.00 杭州 北京(现货)
西域试剂-WR360833
890.00 杭州 北京(现货)

增值税发票√顺丰快递√订货电话:18601927057

产品名称(±)-樟脑(合成)
英文名称(±)-Camphor
CAS编号76-22-2
产品描述Camphor ((±)-Camphor) 是一种外用抗感染和抗瘙痒剂,口服有驱风作用。然而,Camphor 摄入时有毒。Camphor 具有抗病毒,镇咳和抗癌活性。Camphor 是一种 TRPV3 激动剂。
产品熔点175-177 °C(lit.)
产品沸点207.4±0.0 °C at 760 mmHg
产品密度1.0±0.1 g/cm3
产品闪点64.4±0.0 °C
精确质量152.120117
PSA17.07000
LogP2.13
外观性状无色或白色的结晶粉末,带有一种强烈的像樟脑丸的气味
蒸气压0.2±0.4 mmHg at 25°C
折射率1.485
溶解性0.12 g/100 mL (25 ºC)
溶解性数据
In Vitro: 

DMSO : 100 mg/mL (656.90 mM; Need ultrasonic)

H2O : 3.33 mg/mL (21.87 mM; ultrasonic and warming and heat to 60°C)

配制储备液
浓度 溶剂体积 质量 1 mg 5 mg 10 mg
1 mM 6.5690 mL 32.8450 mL 65.6901 mL
5 mM 1.3138 mL 6.5690 mL 13.1380 mL
10 mM 0.6569 mL 3.2845 mL 6.5690 mL
*

请根据产品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选择合适的溶剂配制储备液;一旦配成溶液,请分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造成的产品失效
储备液的保存方式和期限:-80°C, 6 months; -20°C, 1 month。-80°C 储存时,请在 6 个月内使用,-20°C 储存时,请在 1 个月内使用。

In Vivo:

请根据您的实验动物和给药方式选择适当的溶解方案。以下溶解方案都请先按照 In Vitro 方式配制澄清的储备液,再依次添加助溶剂: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澄清的储备液可以根据储存条件,适当保存;体内实验的工作液,建议您现用现配,当天使用; 以下溶剂前显示的百
分比是指该溶剂在您配制终溶液中的体积占比;如在配制过程中出现沉淀、析出现象,可以通过加热和/或超声的方式助溶

  • 1.

    请依序添加每种溶剂: PBS

    Solubility: 3.33 mg/mL (21.87 mM); Clear solution; Need ultrasonic and warming and heat to 60°C

  • 2.

    请依序添加每种溶剂: 10% DMSO    40% PEG300    5% Tween-80    45% saline

    Solubility: ≥ 2.5 mg/mL (16.42 mM); Clear solution

    此方案可获得 ≥ 2.5 mg/mL (16.42 mM,饱和度未知) 的澄清溶液。

    以 1 mL 工作液为例,取 100 μL 25.0 mg/mL 的澄清 DMSO 储备液加到 400 μL PEG300 中,混合均匀;向上述体系中加入50 μL Tween-80,混合均匀;然后继续加入 450 μL生理盐水定容至 1 mL。

    将 0.9 g 氯化钠,完全溶解于 100 mL ddH₂O 中,得到澄清透明的生理盐水溶液
  • 3.

    请依序添加每种溶剂: 10% DMSO    90% (20% SBE-β-CD in saline)

    Solubility: ≥ 2.5 mg/mL (16.42 mM); Clear solution

    此方案可获得 ≥ 2.5 mg/mL (16.42 mM,饱和度未知) 的澄清溶液。

    以 1 mL 工作液为例,取 100 μL 25.0 mg/mL 的澄清 DMSO 储备液加到 900 μL 20% 的 SBE-β-CD 生理盐水水溶液中,混合均匀。

    将 2 g 磺丁基醚 β-环糊精加入 5 mL 生理盐水中,再用生理盐水定容至 10 mL,完全溶解,澄清透明
  • 4.

    请依序添加每种溶剂: 10% DMSO    90% corn oil

    Solubility: ≥ 2.5 mg/mL (16.42 mM); Clear solution

    此方案可获得 ≥ 2.5 mg/mL (16.42 mM,饱和度未知) 的澄清溶液,此方案不适用于实验周期在半个月以上的实验。

    以 1 mL 工作液为例,取 100 μL 25.0 mg/mL 的澄清 DMSO 储备液加到 900 μL玉米油中,混合均匀。

*以上所有助溶剂都可在西域网站选购。
靶点

TRPV3

体外研究

樟脑通过PI3K / AKT和ERK信号传导途径诱导成纤维细胞增殖。 MTT测定结果显示,与0μMCamphor处理相比,32.5,65,130和260μM樟脑的成纤维细胞活力分别增加至108.9±6.6%,118.6±2.8%,127.7±4.2%和131.6±7.2%。樟脑处理24小时后,ROS的产生量增加了17.97%,而未处理对照组为5.04%。

细胞实验

将原代真皮成纤维细胞(2×10 4个细胞/ mL)细胞接种在96孔板中的200μL含有10%FBS的培养基中。 24小时后,用各种浓度的洋甘菊水溶胶或樟脑(0-260μM)处理细胞。处理后,向每个孔中加入20μLMTT溶液(5mg / mL),然后在潮湿环境中孵育3-4小时。除去上清液并加入150μLDMSO。细胞活力由570nm处的吸光度确定,使用Sunrise酶标仪测量。

稳定性

1.化学性质:具有酮类的一般化学性质。还原生成莰醇和异莰醇。用铬酸、硝酸、高锰酸钾、二氧化硒氧化时,生成樟脑酮酸、异佛尔酮酸、樟脑酸、樟脑酮等。与亚硫酸氢钠不生成加成产物。与碘一起加热生成香芹酚。氯化时生成α-氯代樟脑。由樟脑油得到的天然樟脑有旋光性,从蒎烯或莰醇合成的樟脑无旋光性。

2.旋光度+41~+43(20%乙醇溶液)。普通品的纯度约为99.5%,能在常温升华。温和氧化时生成樟脑酸,还原时生成冰片。

3.稳定性 稳定

4.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卤化物、氯苯

5.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

6.聚合危害 不聚合

储存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5℃。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相关文档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下载MSDS

质检证书(COA)

相关产品


符号 GHS02 GHS07 GHS08
GHS02, GHS07, GHS08
信号词 Warning
危害声明 H228-H302 + H332-H371
警示性声明 P210-P260-P301 + P312 + P330-P370 + P378
靶器官 Lungs
个人防护装备 dust mask type N95 (US);Eyeshields;full-face particle respirator type N100 (US);Gloves;respirator cartridge type N100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type P3 (EN 143) respirator cartridges
危害码 (欧洲) F:Flammable
风险声明 (欧洲) R11;R36/37/38
安全声明 (欧洲) S16-S26-S37/39
危险品运输编码 UN 2717 4.1/PG 3
WGK德国 1
RTECS号 EX1225000
包装等级 III
危险类别 4.1
海关编码 2914291000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樟脑;2-莰酮
化学品英文名称: Camphor;2-Camphanon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76-22-2
分子式: C10H16O
分子量: 152.2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樟脑;2-莰酮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樟脑 100 76-22-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4.1类 易燃固体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樟脑蒸气可造成急性重症中毒甚至致命性中毒,意识丧失,牙关紧闭,以致死亡。口服引起眩晕、精神错乱、谵妄、惊厥、昏迷,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常温下有蒸气挥发,高温下能迅速挥发。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状水、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65.6
自燃温度(℃): 466
爆炸下限[%(V/V)]: 0.6
爆炸上限[%(V/V)]: 3.5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果大量泄漏,用水打湿然后收容回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卤化物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国MAC:2mg/m3 苏联MAC:3mg/m3 美国TWA:ACGIH 2ppm,12mg/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白色半透明块状或粉末,有樟木气味。
pH:
熔点(℃): 180
沸点(℃): 204
相对密度(水=1): 0.9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24
饱和蒸气压(kPa): 0.05/24℃
燃烧热(kJ/mol): 5898.0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65.6
引燃温度(℃): 466
爆炸上限%(V/V): 3.5
爆炸下限%(V/V): 0.6
分子式: C10H16O
分子量: 152.23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氯仿、二硫化碳、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 用于制造赛璐珞、化学漆、照相软片、炸药、香料、杀虫药、医药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卤化物、氯苯。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光照。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70mg/kg(大鼠经皮);1310mg/kg(小鼠经口) LC50: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溶于易燃溶剂后,再焚烧。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41536
UN编号: 2717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卤化物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4.1 类易燃固体。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2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服务热线

13911702513
18601927057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