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半乳糖醛酸, 分子量25,000-50,000,Polygalacturonic acid
产品编号:西域试剂-WR142633| CAS NO:25990-10-7| MDL NO:MFCD00131972| 分子式:(C6H8O6)n| 分子量:194.139
聚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聚合物)是透明胶体,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聚半乳糖醛酸可用于制备银纳米粒子(AgNP),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抗炎药,可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升高的破坏作用,并加速伤口愈合。聚半乳糖醛酸纳米粒也显示出抗菌活性。
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仅用于工业应用或者科学研究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者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产品名称 | 聚半乳糖醛酸, 分子量25,000-50,000 |
---|---|
英文名称 | Polygalacturonic acid |
CAS编号 | 25990-10-7 |
产品描述 | 聚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聚合物)是透明胶体,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聚半乳糖醛酸可用于制备银纳米粒子(AgNP),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抗炎药,可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升高的破坏作用,并加速伤口愈合。聚半乳糖醛酸纳米粒也显示出抗菌活性。 |
产品沸点 | 553.4±50.0 °C at 760 mmHg |
产品密度 | 1.7±0.1 g/cm3 |
产品闪点 | 302.6±26.6 °C |
精确质量 | 194.042648 |
LogP | -1.49 |
外观性状 | Solid |
蒸气压 | 0.0±3.4 mmHg at 25°C |
折射率 | 1.592 |
溶解性 | Souble in H2O |
溶解性数据 | In Vitro:
H2O : 5 mg/mL (ultrasonic and warming and heat to 60°C) |
体外研究 | 聚半乳糖醛酸可用于形成持久的水凝胶,以延长药物的作用。例如,聚半乳糖醛酸水凝胶/透明质酸,结合布洛芬(HY-78131),可以防止硬膜外纤维化,防止椎板切除术雄性成年大鼠严重的瘢痕组织粘连,提高局部炎症控制的效率,并减少布洛芬的副作用。聚半乳糖醛酸水凝胶/透明质酸(PGA-HA)(2%,200μL;24小时)对L929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较低。聚半乳糖醛酸(PGA)制备的(Ag-PGA/HA)-PVA纳米粒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活性;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氏阴性菌株;大肠杆菌。 |
体内研究 | 聚半乳糖醛酸(外用;14天)可促进白化大鼠伤口感染的快速愈合。动物模型:白化大鼠全层创伤模型(60天龄,180克)剂量:银聚半乳糖醛酸/透明质酸纳米粒给药:应用于背肌筋膜;每天用酒精清洗伤口;结果:早期均未出现脓肿形成或增生性瘢痕;第5天或最后阶段;分别是第14天。从第8天开始,用(Ag-PGA/HA)-PVA纳米纤维和空白(PGA/HA)-PVC纳米纤维治疗,并在第14天诱导上皮化,伤口愈合显著。 |
稳定性 | 对于陆生植物,聚半乳糖醛酸是细胞壁多糖(果胶)的主要组成部分。束缚果胶酶酶抑制肽(PGIP),保护果胶,防止真菌果胶酶降解果胶。 |
储存条件 | 常温避光保存。 |
相关文档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下载MSDS质检证书(COA)
相关产品
个人防护装备 | Eyeshields;Gloves;type N95 (US);type P1 (EN143) respirator filter |
---|---|
危险品运输编码 |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 5. Mei, X., Yang, M., Zhu, L., Zhou, Q., Li, X., Chen, Z., & Zou, C. (2020). Retinal levels of amyloid beta correlate with cerebral levels of amyloid beta in young APPswe/PS1dE9 transgenic mice before onset of Alzheimer’s disease. Behavioural Neurology, 2020.
- 4. 苏东林,李培骏,张丽萍,袁洪燕,朱玲风,谢秋涛,潘蒋娟,刘伟,朱向荣,张菊华,李高阳,单杨.柑橘果胶高效提取及其酰胺化改性制备[J].中国食品学报,2020,20(10):84-95.
- 3. 李圆圆, 罗安伟, 李琳,等. 采前氯吡脲处理对'秦美'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及细胞壁降解的影响[J]. 食品科学, 2018, 39(21):280-285.
- 2. 刘迪 宋晓宇 李婧 尚华.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东北大马哈鱼中EPA的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 2018 39(10):68-72.
- 1. 钱杨 吴李川 许童桐 等. 不同空气暴露条件下四川泡菜的品质变化及产植物细胞壁降解酶微生物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20(13).